首页

位置导航: 首页 > 学生活动 > 正文

碚城探秘 乡建寻踪 ——“缙云知华大讲坛”青年沙龙第一期成功举办

作者:

发布时间:2022-04-07 15:29

浏览次数:

  为深化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,引导中外学生共同关注中国乡村建设,了解在地文化,学校策划组织了首期“缙云知华大讲坛”中外青年沙龙,带领中外学生以行走探查和躬身实践的方式,寻访北碚往昔乡建遗迹,体验新型生态农业,感受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。

江畔瞭瞰 追忆作孚功绩

  4月5日上午9时,来自11个国家的25名中外青年从学校88038威尼斯出发,前往“碚诚探秘 乡建寻踪”的第一站——卢作孚纪念馆。纪念馆位于北碚庙嘴,是原江(北)巴(县)璧(山)合(川)峡防局旧址。峡防局是“北碚开拓者”卢作孚与北碚结缘的起点,也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的司令部。大家在嘉陵江畔瞭瞰矗立千年的江心碚石;在卢作孚和其弟卢子英的雕塑旁,聆听百年前北碚从落后乡场到文化高地的历史变迁;在上世纪30年代的北碚街道模型前,追忆卢氏兄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、以交通建设为先导、以文化教育为重点、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的乡建功绩。

老街穿行 感佩民生大爱

  中外青年来到新改造的北碚滨江广场,穿行在朝阳街道历史文化街区,用双脚体会着丹麦建筑师守尔慈设计的城市布局,体会穿越近百年时光仍旧不减的乡建魅力。当手指碰到“北京路”“上海路”“广州路”“天津路”的路标时,方才得知抗战时每被攻占一座城市,作孚先生便用沦陷城市的名字来命名一条街道;当步履走过中山路两旁一棵棵矗立百年的梧桐树时,方才惊觉北碚“重庆后花园”之谓的由来;当眼光触及“平民公园”“民众会堂”“民生医院”等一串串随和温暖的字眼时,方才感受到作孚先生对于家国百姓的悲悯和大爱。

红楼探访 遥想小城大事

  拾阶而上,中外青年踏入了北碚另一地标性建筑——红楼,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。76岁高龄的朱菲范老先生亲自为大家讲述红楼历史,他将红楼的历史风云化作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娓娓道来。北碚红楼是卢作孚先生于1932年亲自主持修建,曾用作兼善中学校舍。抗战伊始,这里一度成为中央银行北碚办事处。抗战胜利后,原峡区图书馆、西部科学院图书馆、民生公司图书馆合并而成的“北碚图书馆”搬迁至红楼,作为其办公场所、书库、阅览室。遥想当年,蒋介石夫妇在碚时正是红楼休憩小住,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正是在此观看了滑翔机表演。离别时,作为脸谱艺术非遗传人的朱老展开自己历时5月创作的10米川剧脸谱长卷,中外学生无不感叹川剧脸谱艺术的精美绝伦。

公园驻足 寄托无限哀思

  告别朱老先生,中外青年来到作孚先生主持建造的北碚平民公园,在园中作孚先生和卢子英先生的墓前献花、祭扫。时值清明时分,难得阳光明媚、清风徐来,朵朵白菊安放碑前敬献赤子诚心,每一位扫墓者绕碑而行,向沉睡中的一代伟人默哀鞠躬,感念作孚先生对于北碚的贡献,缅怀其乡村建设的理念与实践,感佩其贯之一生的“愿人人皆为园艺家,将世界建造成花园一样”的社会理想。

乡建回眸 细数碚诚先贤

  午餐之机,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(中国乡村建设学院)潘家恩副院长结合其所编著的《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》为大家讲述北碚在中国乡建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。民国兴起之乡建运动以梁漱溟、晏阳初、陶行知、卢作孚四人成就为最,史称“乡建四杰”。而西南小城北碚却兼有其四,在中国乃至世界乡建史上绝无仅有。当得知梁漱溟先生在北碚金刚碑创办的勉仁书院、晏阳初先生在北碚歇马创办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、陶行知先生在合川创办的育才学校,不仅是中国乡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还与今日之西南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中外同学对于北碚、对于学校的热爱更加溢于言表。

农事躬行 体悟乡村振兴

  下午,中外青年来到位于北碚龙车村的兼善生态美农场。农场以作孚先生“兼善”精神为指引,依托西南大学、基于社区支持农业(CSA),为市民提供纯绿色蔬菜配送及亲耕体验服务;同时推动环保生态农耕技术研发,开展儿童自然教育,倡导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。农场负责人、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张赛老师,在山间地头给大家带来一场生动的讲座,讲述她作为一名“博士后农场主”的乡村振兴实践。随后,中外青年在农场一起种下象征中外友谊的桃树和李树,寓意从各国而来的西大学子在北碚汲取营养,未来桃李满天下。接着,在农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大家走进生态农场,跟随工作人员了解“夏布”的种植原料——苎麻,在桑树旁聆听学校家蚕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。最后,大家还共同品尝了传统清明节美食—清明菜粑粑,同学们得知看上去不起眼的田间小吃,却有着草药的清香和镇咳祛痰的奇效,惊叹于中华药食同源的神奇魅力。

  本次活动以带领中外学生深入了解在地文化,关注乡村建设为宗旨,让中外学生在实地走访与亲身实践中,加深对北碚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认同。

  据悉,“中外青年沙龙”是学校针对留学生开展中国国情教育系列活动的子品牌,以朋辈引领为特色,与“缙云知华大讲坛”专家讲座和“缙云知华大讲坛”学术沙龙共同构成了我校面向中外学生朋辈互补、国情同育、学术共鉴的特色育人体系。

(88038威尼斯 余跃辉 刘颖 彭诗琪 供稿 杨昆 编辑 李欣玥 李放 供图 刘猛 审核)

上一篇:心理驿站| 衍纸寄情,衍情悠悠——记国际学生“衍纸连心”主题团辅活动

下一篇: 寻红色印迹 游美丽乡村 “老外@Chongqing”活动走进北碚